欧洲分裂与融合的见证者:阿尔萨斯-洛林

“道德不重要,国际法同样不重要,唯有国家利益至高无上”,起源于欧洲的现实主义主权学说,将自保作为国家最高利益,并指出追求国家利益可以不受任何道义的约束,甚至连国家之间的契约也可以不用遵守。

这一理念在欧洲抗疫过程中被展现的淋漓尽致,未经协调的封闭边境,相互挤兑的防疫措施,协商无果的“新冠债券”,已将新冠疫情催升为债务危机、难民危机、之后阻碍欧洲融合的最新障碍。

从罗马帝国崩溃后的邦国争雄,到民族国家诞生后的诸强争霸,分裂与斗争几乎是欧洲的常态,而位于法德交界处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则是这种动荡与不安的见证者。

自近代西欧诸国开始形成之日起,该地区的主权归属就被变更了八次之多,而每一次的身份转换,都是一场欧洲大战的缩影。

被尊称为“欧洲之父”的法兰克帝国皇帝查理大帝去世之后,继位的“虔诚者”路易,因过分“迷信”而将教堂中楼梯倒塌视为自己命不久矣的征兆,随即匆匆忙忙的将国土分封给自己的儿子们,致使父子、兄弟因“分封不均”相离相背,相互征讨。

839年“虔诚者”路易为了让长子洛泰尔和幼子“秃头查理”帮助自己平定次子“日耳曼人路易”的叛乱,作出了日后由洛泰尔和查理共分帝国的嘱托,但洛泰尔在继位之后便将此事抛之脑后。

842年,心怀不满的“秃头查理”与“日耳曼人路易”在阿尔萨斯的斯特拉斯堡发表联合声明,立誓结盟,共反洛泰尔。

由于两人分别以对方领地内的方言(罗曼斯语和条顿语,分别为法语和德语的前身)来进行宣誓,因此这一事件被历史学家称为两地语言分离的标志,说明两地已发展出独立的语言、文化,帝国的分裂亦成定局。

东、西法兰克王国后来发展为神圣罗马帝国和法兰西王国,而由洛泰尔统治的中法兰克王国(范围包括今荷兰、比利时、瑞士、卢森堡及意大利大部分地区)则再次分裂,以至于其大部分领土都在870年被东、西法兰克瓜分,原属中法兰克王国的阿尔萨斯归东法兰克,洛林归西法兰克。

随着法兰克帝国的分裂,欧洲近代诸国开始形成,阿尔萨斯和洛林也开始作为欧洲纷争的见证者登上历史舞台。

879年,西法兰克王国进入由路易三世和卡洛曼二世兄弟两人共同统治的二王共治时代,随后不甘臣服的波索公爵在普罗旺斯自立为王,与之公然对抗。

此时,正面临维京人入侵的兄弟二人,为了能够早日平定叛乱,恢复国内秩序,专心对付维京人,迫不得已向东法兰克王国求助,希望东法兰克在自己征讨波索时能够给予一定的支持与帮助。

作为回报,兄弟二人通过《利贝蒙条约》将洛林割让给了东法兰克王国,此后,阿尔萨斯和洛林皆由东法兰克王国统治。

16世纪,以摆脱罗马教皇的垄断权利和宗教神学束缚为目标的宗教改革运动,致使欧洲分裂为天主教和新教两大对立阵营。

1618年,信奉新教的波希米亚王国(今捷克)因不堪忍受帝国的宗教压迫而发动起义宣布独立,神圣罗马帝国一边假意允准其独立,一边联络西班牙等天主教国家发兵波希米亚,将其重新纳入帝国统治,并强令波希米亚改信天主教,这一事件彻底激怒了周边的新教国家。

1625年,当帝国内的“新教联盟”几近崩溃时,支持新教的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以帝国诸侯和封臣的身份派兵驰援,其后,新教阵营内的瑞典、英格兰、法兰西等国也加入其中,帝国宗教内战逐渐演变为一场持续三十年的欧洲大混战。

1648年,以神圣罗马帝国为首的天主教阵营战败,同参战国签订了确立近代欧洲版图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条约赋予了新教与天主教同等的地位和权利,承认了法兰西1522年对洛林地区梅斯、图尔、凡尔登三个主教区的占领,并将除斯特拉斯堡以外的整个阿尔萨斯划归法兰西。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继位后,推行极端重商主义,不断提高进口关税,以保护本国产业限制他国商品流入。

极力拓展海外市场,甚至鼓励民众攻击、劫掠西班牙、英国、荷兰等国商船,以实现对竞争对手的打击。

同时,发布“枫丹白露敕令”废除了象征宗教信仰自由的“南特敕令”,强制推行天主教,打压新教,以期统一所有天主教地区。

纯粹利己的商业措施,破坏《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宗教政策,建立“天主教大一统”的野心,激起了周边国家的恐慌与不满。

于是,英国、荷兰、瑞典,以及神圣罗马帝国等几乎整个欧洲地区的国家,不论宗教信仰都联合了起来,组成奥格斯堡同盟(即大反法同盟),于1688年开始,同法国展开了持续九年的拉锯战。

在这一条约中,法国同意撤出对洛林的占领,将其归还洛林公爵,而神圣罗马帝国则将阿尔萨斯的斯特拉斯堡割让给法国,阿尔萨斯由此完全归属法国。

1733年,亲俄的波兰王奥古斯特二世去世之后,法王路易十五通过贿赂波兰国会议员,让自己的岳父斯坦尼斯瓦夫·莱什琴斯基当上了波兰国王。

不愿看到法国势力扩张的俄国随即出兵波兰,逼迫斯坦尼斯瓦夫·莱什琴斯基退位,与奥地利一起扶持奥古斯特三世继位。

奥地利的参与让法国找到了打击并削弱奥地利的理由,在派去波兰保护法王岳父的援军被俄国击溃之后,便联合同样由波旁王室统治的西班牙一起将矛头指向了奥地利。

在奥地利节节败退的情况下,法国为了避免俄国介入,影响战况,于1735年同奥地利在维也纳签订了和平协议。法国同意由奥地利支持的奥古斯特三世继位,作为补偿,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将洛林交给法王的岳父斯坦尼斯瓦夫·莱什琴斯基统治。

1766年,在法王岳父斯坦尼斯瓦夫·莱什琴斯基去世后,法国通过法国皇后(斯坦尼斯瓦夫·莱什琴斯基的女儿)兼并洛林,使得阿尔萨斯和洛林同时成为法国领土。

神圣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普鲁士开始了统一德意志的宏大计划。在1866年通过《布拉格和约》将奥地利踢出德意志联邦并组建了北德意志联邦之后,支持和控制南德意志联盟的法国成了其完成统一的最大障碍。

1868年,西班牙推举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的堂兄继承西班牙王位,为此感到不满的法国以战争威胁威廉一世,要求其保证任何家族成员都不会参与西班牙王位争夺。

威廉一世没有立即答应或者拒绝,表示此事需要日后继续商谈,并通过电报把他与法国大使会谈内容发给了俾斯麦。

一直在寻找机会向法国开战的俾斯麦将电报中普皇威廉一世和法国大使的谈话内容修改为普皇对法国大使的羞辱和斥责,以及对法国的强硬回绝,并将这份虚假电文公开在报纸上。

这一行为激怒了法国政府和人民,恢复帝制后的拿破仑三世恰巧也需要一场转移国内矛盾的对外战争,于是,1870年法国主动宣战,开启了普法战争。

1871年5月,双方签订《法兰克福条约》,通过该条约,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大部分地区都被割让给德国,虽然阿尔萨斯-洛林地区议员对此提出了严正抗议,并表示“未得到我们同意的条约完全无效”,但依然无法阻止自己被割让。

普法战争后,德国依靠统一的国内市场,来自法国的战争赔款,以及阿尔萨斯洛林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等有利条件,迅速发展为欧洲大陆的头号工业强国。

日益强大的经济实力,令德皇威廉二世抛弃了俾斯麦保守的“大陆政策”,开始推行与英、法、俄争夺殖民地和海外市场的“世界政策”,意图打造日耳曼大帝国,致使原有的均势平衡被打破,形成了同盟国(德意志、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等)和协约国(英、法、俄等)对立的局面。

1914年奥匈帝国大公在塞尔维亚被刺之后,德国对奥匈帝国的支持,导致了两大军事集团间全面战争的爆发。

该地区被割让给德国后,成为了德皇的私人财产,归德皇一人所有,1918年迫于战败的压力,德皇退位,阿尔萨斯和洛林成为“无主之地”,并宣布脱离德意志帝国。同时,另有支持独立建国的人组建了阿尔萨斯-洛林共和国,但随之而来的法国军队禁止了公民的独立投票。

1919年《凡尔赛和约》签订,依据条约规定,德法之间恢复普法战争之前的疆界划分,并入德国47年后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再次成为法国领土。

利用民族复仇主义建立独裁统治的德国纳粹党,通过吞并奥地利,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入侵波兰等一系列军事行动彻底击碎了西方民主国家的和平幻觉,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0年,有“欧洲第一陆军强国”之称的法国在正面对战不到6周后就宣告投降,与德国签订了《贡比涅停战协定》。

自此,法国被划分为“占领区”和“自由区”,包括阿尔萨斯洛林在内的东部、中部、北部地区均由德军占领,但希特勒并不满足于此,协议签订2个月后,在未做任何说明的情况下直接兼并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将其纳入德国领土。

在阿尔萨斯-洛林主权归属变更过程中,特别是普法战争之后,法德两国轮番推行的民族同化政策,一度使当地居民陷入身份认同的困境,“对法国人来说,他们太德国,对德国人来说,他们又太法国”,不论该地区归属哪国,他们都是不合群的外来者与最直接的受害者。

如今,得益于欧洲一体化,德国放弃了领土要求,法国允准德国文化的遗存,加之互开边界,归属何方对当地居民的影响已经基本消失,身份认同也不再是问题,他们可以在法德之间自由穿梭,不受限制的居住、工作、生活,和谐共荣的现状与错综复杂的历史相比起来,这里已然成为欧洲深层次融合的样板。

然而,追溯欧洲历史,自罗马帝国、法兰克帝国覆灭之后,随着近代诸国的形成,不论是宗教信仰、王朝联姻,还是武力征服等都未能再次将欧洲“统一”,虽然,当前的欧盟已经是欧洲融合之路上走的最远的一个,但是,不断延宕的疫情危机是否会留下无法抹去的伤痕?历史活化石一般的阿尔萨斯-洛林会否见证新的历史?一切还是个未知数,而如何避免欧洲再次陷入分裂与斗争,仍旧是欧盟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