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了上海世博会英国馆展馆建筑的他还有很多惊艳世人的作品

这段大脑和论的始作俑者——托马斯·赫斯维克(Thomas Heatherwick),是在设计图片中他坐下的名为“旋转”(Spun)的椅子时所说的玩笑话,但也可以完全从中看出托马斯的脑洞有多大。

矗立于上海外滩的复星艺术中心,因其会轮转的建筑外墙而被称为“会跳舞的房子”,亦是出自托马斯的设计。

1970年,托马斯出生在伦敦,祖父是知名英国时装公司积家(Jaeger)拥有者的后代。自幼他便有着许多天马行空的想法和兴趣,通达的父母很尊重孩子们的想法并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爱好。如果他们讨论汽车,那下周父母就会带他们去车展;如果发现他们一直在看建筑物,那就会带他们去正在建设中的新城市。

童年时期的托马斯,便开始对工程学迷恋。有趣的是,虽然他也喜欢建筑,但却讨厌建筑学的“冷感”,于是大学专业选择了设计。然而,当他还是曼彻斯特理工大学三维设计专业的学生时,却设计了自己的第一栋建筑。

这个木材、金属和塑料组合建成的小亭子,设计灵感来自一座倒塌的农场建筑。他意识到自己无法独立建造,于是邀请了其他同学和当地工人来帮忙。这也定义了他此后的工作方式和产生了必须创建工作室的想法。1994年,托马斯就拥有了同名工作室,至今已是余200位专业人士的建筑设计事务所。

而这一点,也完全可以看出托马斯是一个爱“热闹”的人,当年对于建筑的“冷感”亦是来源于他对当时大部分建筑物的反感,“我亲眼目睹了当时的建筑界与真正的场所设计是多么的脱节,这让我感觉很冷。”如今的数字化时代,更让他有这种冷感,“人们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孤独。”在他的认知里,建筑起空间,层层隔断,把人与人都分隔开来;数字化时代让人与人的接触变得更少。他很想改变这种格局。

伦敦煤炭工业建筑改造设计项目,将两座历史悠久的铁路建筑重新改造成了近60个单元的新购物区及重要的公共空间。托马斯的设计都具有强烈的公共无障碍性,旨在鼓励社交互动。这源于他对“以人为本”的设计方法的兴趣,通过创造“超物理空间”来对抗数字领域对建筑场所设计的影响。

纽约哈德逊城市广场装置“容器”(Vessel),这座历时4年,耗资2亿美元的建筑物,不具备任何“实质性”功能。

灵感汲取来自印度的一种阶梯式建筑Indian stepwells,一个将井下的人通过上千级台阶引向地面的方式。由154段相连的阶梯组成,总共有2500个台阶,80个平台,人们可以攀爬、探索、远眺,去感受这座建筑的魅力。

非洲当代艺术博物馆(Zeitz MOCAA),是非营利性的公共文化机构。超过9千平方米的定制化设计空间,共有9层,其建筑结构沿用了当地历史悠久的旧粮仓Grain Silo Complex。位于博物馆中心位置的画廊和中庭由包裹建筑的42座密集的巨型管道结构组成。设计包括80个画廊空间、一个屋顶雕塑公园、先进的存储室、书店、餐厅、酒吧和阅读室等空间。

将多重元素组合呈现,亦是C调的设计理念——将艺术结合科技(ArtTech),让生活用品不只是工具,而是可以激发情绪、彰显自我的时尚配件。

我们以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地球环境的尊重和珍爱,将三款木纹应用到了C调 C’rystal水滴杯的设计之中。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的柚木、由于自然生长错误而形成的鸟眼枫木、沉稳优雅充满神圣感的黑檀木。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